Nature Genetics:揭示免疫治疗新篇章:五大潜在因素助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疗效精准预测

2024-09-15 生物探索 生物探索 发表于上海

这项研究为癌症免疫治疗中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的见解,并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影响CPI疗效的五个潜在因素。

引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的应用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尤其在一些难治性肿瘤如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中展现出显著疗效。然而,尽管CPI在临床上取得了成功,但其疗效并非普遍适用于所有患者。只有部分患者对CPI治疗产生积极的响应,而另一些患者则表现为无效或有限的疗效。导致这一差异的关键在于肿瘤本身及其微环境的多样性。为了进一步揭示患者对CPI响应的潜在机制,研究者们着手探索影响CPI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提出了潜在的CPI响应预测因子,例如肿瘤突变负荷(TMB)、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以及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然而,这些标志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重叠和关联性,尚不清楚有多少独立的生物标志物确实在预测CPI疗效中发挥作用。

9月12日Nature Genetics的研究报道“Five latent factors underlie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通过无偏分析,整合基因组、转录组和临床数据,以识别与CPI响应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的潜在因素。该研究纳入了479名患有转移性肿瘤的患者,采用全基因组测序(WGS)和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系统分析了患者的基因突变、基因表达、以及与免疫反应相关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CPI疗效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驱动因素可以归纳为五个独立的潜在因素:肿瘤突变负荷(TMB, Tumor Mutation Burden),T细胞有效浸润(T Cell Effective Infiltratio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活性,既往治疗(Prior Treatment),肿瘤增殖潜力(Proliferative Potential)

通过对这五个潜在因素的深入分析,研究人员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肿瘤进行系统分类,从而更好地预测患者对CPI治疗的响应情况。进一步的验证研究表明,这五个潜在因素不仅在原始研究队列中适用,还在六个独立的患者队列中得到了广泛验证,涵盖了多种癌症类型。

这五个潜在因素为当前和未来关于CPI响应和生存期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了框架。基于这些因素,未来可以开发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CPI治疗的成功率,并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和经济负担。这一研究为癌症免疫治疗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并为未来在临床中应用多变量模型预测CPI疗效提供了方向。

图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是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逃逸机制,CPI在一些肿瘤类型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中获益,疗效的差异性引发了对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探索。该研究旨在通过基因组、转录组和临床数据的整合分析,识别与CPI响应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验证其在多个独立队列中的普适性。

研究使用了来自HMF-CPI数据库的479名转移性肿瘤患者的全基因组测序(WGS)和全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研究提取了27,923个特征,包括单核苷酸变异、拷贝数变异、结构变异、肿瘤突变负荷(TMB)、免疫浸润细胞类型、TGF-β活性、既往治疗情况和肿瘤增殖潜力等。研究通过无监督聚类和回归分析,将这些特征归为五个潜在因素,并通过多个独立队列验证这些因素的广泛适用性。

图片

从HMF-CPI队列中提取特征的过程,重点展示了研究中如何从479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治疗的转移性肿瘤患者的样本中提取和分析基因组、转录组以及临床数据(Credit: Nature Genetics

研究中的患者样本包括5,000多个转移性肿瘤患者,其中479名患者接受了CPI治疗。研究生成了超过27,000个特征用于分析,并通过多变量模型验证了这些特征与CPI响应和生存期的关联性。研究结果在六个独立验证队列中得到了广泛验证,这些队列包括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进一步证明了研究发现的普适性。

通过无偏分析,研究者揭示了与CPI响应密切相关的五个潜在因素,这些因素能够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为个性化免疫治疗提供了依据。

图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治疗响应密切相关的三个潜在因素,并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对患者生存期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揭示了它们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应用(Credit: Nature Genetics

图片

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的两个潜在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治疗的患者的生存结果(Credit: Nature Genetics

肿瘤突变负荷(TMB, 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是指肿瘤中的突变数量,研究表明TMB越高,患者对CPI的响应越好。TMB高的患者通常生存期更长,表明高TMB能够激发更强的免疫反应。这一结果通过多个独立验证队列的分析得到了支持。

T细胞有效浸润(T Cell Effective Infiltration)

T细胞是肿瘤免疫反应的关键,研究发现T细胞浸润多的患者对CPI响应更好,生存期更长。在该研究中,T细胞浸润与多个基因集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验证了T细胞在肿瘤免疫监控中的重要性。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活性TGF-β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活性是CPI疗效的负面因素。研究表明,TGF-β活性高的患者生存期较短,表明高TGF-β活性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有效反应。降低TGF-β活性可能提高CPI疗效。

既往治疗历史(Prior Treatment History)

患者的既往治疗对CPI响应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接受过更多化疗或放疗的患者对CPI响应较差,可能是由于这些治疗削弱了患者的免疫系统,或者导致肿瘤细胞更具抗性。

肿瘤增殖潜力(Proliferative Potential)

肿瘤增殖能力较强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差,表现为较短的生存期。研究表明,肿瘤增殖潜力与CPI响应呈负相关,增殖能力越强的肿瘤对CPI疗效越低。

图片

对独立队列中的潜在因素进行验证的结果,旨在评估这些潜在因素在不同患者群体和肿瘤类型中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治疗效果和生存期的广泛适用性(Credit: Nature Genetics

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TMB、T细胞浸润和TGF-β活性等传统生物标志物的作用,还发现了肿瘤增殖潜力和既往治疗对CPI响应的独特影响。

图片

通过多变量模型预测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治疗的响应和生存期的结果(Credit: Nature Genetics

这项研究为癌症免疫治疗中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的见解,并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影响CPI疗效的五个潜在因素。这些因素为未来开发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生物特征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计划,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并减少副作用。

总之,该研究通过对大规模患者队列的全面分析,揭示了肿瘤微环境、基因组和既往治疗对CPI疗效的复杂影响,为未来的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Usset J, Rosendahl Huber A, Andrianova MA, Batlle E, Carles J, Cuppen E, Elez E, Felip E, Gómez-Rey M, Lo Giacco D, Martinez-Jimenez F, Muñoz-Couselo E, Siu LL, Tabernero J, Vivancos A, Muiños F, Gonzalez-Perez A, Lopez-Bigas N. Five latent factors underlie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Nat Genet. 2024 Sep 12. doi: 10.1038/s41588-024-01899-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26676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4-01899-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万博manbetx登录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万博manbetx登录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万博manbetx登录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万博manbetx登录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万博manbetx登录 联系,万博manbetx登录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6043, encodeId=589222260434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a7ee13177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癌症免疫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0de5290588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9058, encryptionId=0de5290588c, topicName=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TopicDto(id=71317, encryptionId=0a7ee13177e, topicName=癌症免疫治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万博manbetx登录 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Sep 16 00:06:37 CST 2024, time=2024-09-1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manbetx手机版登录

接受无限期免疫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获益?

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PD-1/PD-L1抗体药物)免疫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何时停止用药是最合适时间节点?这是许多医生在过去几年医疗实践中,常常要遇到的问题。我在半年多前

NKp30——癌症免疫治疗中NK细胞的潜在靶点

在目前已知的四种天然细胞毒性受体(NCR)中,三种在NK细胞中组成型表达(NKp30、NKp46和NKp80),而NKp44仅存在于活化的NK细胞表面。这些受体与其配体的结合向细胞传递强烈的激活信号。

上海科技大学朱幸俊教授团队《Small》:聚焦超声响应型机械发光纳米平台介导闭环控制的巨噬细胞工程用于精准癌症免疫治疗

上海科技大学朱幸俊教授等人设计了一种聚焦超声响应型光学纳米平台(FUSION),以实现体内巨噬细胞工程的时空控制和状态报告。

一作兼通讯!Nature系列综述:蛋白质异构体提高药物的特异性和治疗效果

讨论了蛋白质异构体在药物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异构体来提高药物的特异性和治疗效果。

迟洪波团队最新Nature:利用体内单细胞CRISPR筛选,绘制肿瘤T细胞命运调控网络

本研究表明,促进Tpex细胞从静止状态中退出和丰富增殖Tex细胞状态是抗肿瘤感染的关键模式,并为整合细胞命运调节和可编程功能决定因素提供一个系统框架。

Nature:癌症免疫治疗的未来:疫苗的力量

从20世纪末的初步探索到21世纪的技术革新,癌症疫苗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华南理工大学杨显珠AM:可注射水凝胶促进效应T细胞的募集、结合和重振,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华南理工大学杨显珠团队开发了一种富含β-环糊精的可注射海藻酸盐水凝胶(ALG-βCD),并将其注射到肿瘤内,通过捕获的趋化因子CCL25招募CCR9+CD8+T细胞。

沈阳药科大学ACS Nano:双靶向自佐剂杂环杂化纳米疫苗可大幅改善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沈阳药科大学Xing Tang、苟靖欣副教授和杨丽教授等人提出了引流淋巴结靶向和肿瘤靶向的纳米疫苗策略来解决这些限制,并合成了杂环脂质和聚酯以实现癌症双重靶向免疫疗法。

最新ACS Nano:递送mRNA编码IL-12和干扰素基因激动剂并通过逆转T细胞衰竭增强抗肿瘤疗效

这些发现表明,编码IL-12的mRNA与STING激动剂联合使用有可能带来优越的临床结果,这代表着癌症免疫疗法的一个有希望的进展。

肿瘤内科治疗策略:精准高效,为生命续航的温柔力量

近期,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玺教授分享了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肝癌在线特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